救世軍吳國偉紀念幼稚園遊戲學習 校長:3至6歲不必急於灌輸知識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8/12/13 19:25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36

分享:

分享:

吳國偉紀念幼稚園,最重視是小孩子的遊戲時間。

在荃灣屹立近30年的半日制救世軍吳國偉紀念幼稚園,一向受區內家長歡迎,去年共收到700份新生報名表,吳國偉紀念幼稚園重視遊戲和品格教育,學生有一半時間在遊戲中學習,吳國偉紀念幼稚園相信3至6歲不必急於灌輸知識,小朋友在遊戲中,能建立到成長各項的關鍵能力。

該校收3至6歲幼兒,每年K1班學額約有120個,學校核心理念是「遊戲中學習」及「品德教育」。

周一至四有常規課程,周五是更大型自由遊戲日,全校劃分成體能、藝術、假想、建構、科學類等遊戲區,也會搜集家長意見,安排最受學生歡迎的遊戲,希望學生樂在其中。

自由遊戲日最熱鬧,90位孩子會混齡上課,自由玩耍90分鐘。遊戲期間小朋友不會受干預,無須寫玩耍記錄,並由老師擔任促進角色,在遊戲中觀察其性格和能力,以便因材施教。

針對科學類的光與影遊戲室。(陳偉能攝)

陳笑麗校長認為,純粹遊戲便是學習。

很多人誤解遊戲沒教育意義,不如去多學幾種語言、多學幾個生字,但3至6歲兒童最重要的便是遊戲,當中學到東西很有用,而且記得很久遠。

她謂,3歲幼兒常會研究一個輪子達45分鐘,直至找到安全感,應尊重他,讓他重複玩到夠。

當小朋友滿足了,他下次會找其他物料探索,這過程非常重要。有些小朋友因家中習慣聽規矩,一來到反而不懂怎樣玩耍,需要老師指示,這反而是問題。

學生在藝術遊戲區用紙箱創作。 (陳偉能攝)

設園圃教生命教育

遊戲以外,校方同時採用「專題教學」策略,專題同樣不會單向教授,而是讓學生由動手造及用五感去發現知識,探索答案;而學校語文教學英文科現時是採用「語常會」課程,中文科則是用繪本代替教科書。

學校對生命教育、品德培養同樣重視,當中學校會透過小朋友種植農作物,讓學生認識生命成長的周期。而校方設計卡通角色「希希」的故事冊,陪伴小朋友學不同品格。

學生負責自己的植物。(受訪者提供)

高班用五感學習「橙色的水果」。(陳偉能攝)

面試主要看家長

「吳國偉」的面試會邀請爸爸媽媽前來,其中一位家長會與校長及副校長面見,以了解家長的育兒理念;另一位家長則會與小朋友進入課室,聽老師講故事,以及玩些遊戲,從中觀察小朋友是否適合入讀該幼稚園。

校長謂不一定以孩子的面試表現作為取錄準則。

小朋友只有一兩歲左右,面試(孩子表現)其實不真實。他們來上學是大半年後的事,這段時間小朋友的成長空間很大。故我們反而重視家長的育兒態度,以及是不是認同學校信念。

撰文 : 胡麗珊 TOPick記者